全国爱肝日(Nationalprotectliverday,NPLD)是在我国乙肝、丙肝、酒精肝等肝炎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人民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情景下,为集中各种社会力量,发动群众,广泛开展预防肝炎肝病科普知识宣传,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而设立的。全国爱肝日时间定在每年的3月18日。
年宣传主题
参与爱肝行动,共创美好前程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一起来聊聊肝脏减负问题。
肝脏
肝脏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器官,像一个精密的“化工厂”。
它的功能强大:可以合成人体所需的很多重要物质如白蛋白、凝血因子等,具有分泌胆汁、参与物质代谢、激素和维生素的代谢,具有排泄解毒、吞噬功能及造血、再生、免疫功能等。
它的负担也是很重的,身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毒物都要经过它,大部分药物也要经肝脏代谢。
如果各种病因严重损害肝脏细胞,使其代谢、分泌、合成、解毒、免疫等功能严重障碍,超出肝脏能够承受的范围,就会出现:
“肝功能不全”
就是大家常说的......
我有肝病
我肝不好
我也肝脏功能不好
肝功不全时,这座“化工厂”出了问题,全身代谢就乱套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低蛋白、凝血功能低下致出血、黄疸、感染、肾功能障碍及肝性脑病等临床综合征。
我们要保护我们的肝脏,平时就要尽量减少它的负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日常注意营养摄入均衡,多食蔬菜、水果、纤维素类,尽量做到不熬夜、不酗酒、不吸烟,更不要吸二手烟、不滥用药物、保持乐观的情绪。
当出现肝功能不全时,
患者由于过度“小心”,
还常常踏入以下这几个认识误区。
对照看看,您中招了吗?
1保肝药用得越多越好?
保肝药物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而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因、病期和病情有针对性地选择。
保肝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抗炎类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
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如多烯磷脂酰胆碱
解毒类药物,如谷胱甘肽
抗氧化类药物,如水飞蓟宾
利胆类药物,如熊去氧胆酸
这些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保肝、保护肝细胞膜和细胞器等作用。
同时使用的保肝药物种类一般不宜过多,通常选用1~2种保肝药物,最多一般不超过3种,以免增加肝脏负担;
通常不推荐选用主要成分相同或相似的药物进行联用。如解毒类药物谷胱甘肽与硫普罗宁、抗氧化类药物水飞蓟宾与双环醇等。
2
我肝不好,吃中药安全?
很多人认为中药安全,但在服用中药后出现肝损伤的例子不在少数。中药损肝的因素有哪些呢?
某些中草药本身对肝脏有损伤作用:如菊三七(又名土三七)、雷公藤、蜈蚣、蝎子、百花蛇、水蛭等。
品种混用:某些中草药同名异物、伪品混用,如临床误以土三七作为三七使用而造成肝损伤。
加工炮制不当:不合理炮制可能增加中草药肝损伤的风险,如生首乌,或不规范炮制何首乌的肝损伤发生风险高于规范炮制的何首乌。
外源性有害物质污染:中草药在生长、加工、炮制、储藏、运输等环节上受到污染或发生变质,导致中草药农药残留、重金属和微生物毒素等严重超标而引发肝损伤。
某些中成药实际为中西药复方制剂,并且含有可致肝损伤的化学药,如个别治疗感冒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常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重复大量使用可致肝损伤。
有些中药损肝,但也有些中药是有保肝作用的。如抗纤维化中成药如扶正化瘀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安络化纤丸等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肝脏炎性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3
有肝毒性的药物不能吃?
对于肝功不全的患者
肝脏对药物的代谢功能下降、药物清除能力降低、代谢排泄异常以及适应性降低导致对药物肝毒性的易感性增加,也更易引起药物蓄积而导致肝毒性反应。
但有肝毒性的药物并不是肝功不全患者用药的绝对禁忌证,此类患者应慎用或减量使用具有肝毒性的药物。
如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他汀类(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降血脂药物有肝毒性,对于活动性肝病患者是禁忌(活动性肝病主要是指肝脏持续或反复损伤可表现为肝酶持续升高),非活动性肝病并不是他汀类使用的禁忌证。
但由于肝脏也是一个“沉默”的器官,许多肝功不全患者肝损害的临床表现不明显(肝损害的主要症状有:乏力、不爱进食、恶心等)。
因此用药期间应常规定期监测肝功能。
服用他汀类注意事项
一般服药前应进行肝酶检测。
开始治疗后4-8周复查肝功能,如无异常,则逐步调整为6-12个月复查1次。
如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过3倍正常值上限,应暂停给药且仍需每周复查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
对于轻度的肝酶升高(小于正常值上限3倍)并不是治疗的禁忌证,可继续服用他汀,部分患者升高的ALT可能自行下降。
因此并不是因这些药物具有肝毒性就拒绝使用,应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权衡利弊合理选用并定期监测。
药师提醒
1
减轻我们的肝脏负担,需要保证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的情绪。
2
对于肝功不全患者:一般保肝药最多不超过3种,以免加重肝脏负担;有些中药有保肝作用,但有些中药会导致肝损伤;对于肝毒性药物应权衡利弊合理选用。
总之,肝功不全患者应在医师及药师指导下,规范合理用药,切不可乱用药或随意联合用药,做到定期监测肝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专家委员会.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中国实用内科杂志.,34(2):-.
[2]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肝胆病杂志.,32(5):-.
[3]都军平.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建议.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5(59):-.
[4]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组.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2(11):-.
作者
魏娜
福建医院主管药师,药学硕士,消化专业临床药师。
图文编辑
张金
福建医院药师,药学硕士,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我们来守护你的健康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uanghuana.com/shty/9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