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双环 > 双环性能 > 正文 > 正文

瓷玉工艺品middot文物公司专场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11 12:58:28
患了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m.39.net/pf/a_4642899.html

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号

南京文化艺术中心2层十竹斋博览中心

1月7日-9日

文物

AUTUMN

公司

本场拍品均来自国营文物公司。

清乾隆青釉葫芦瓶

“大清乾隆年製”篆书款。

H:31cm

乾隆一朝瓷艺精进,除装饰繁缛的各色青花及彩瓷外,恬淡,素雅的单色釉亦能体现此一时期高超的制瓷技艺,本品即为其中佳例,造型端庄稳重,含蓄而文雅,其造型似葫芦,丰盈饱满,直圆口微敛,斜肩,束腰,腹部浑圆,浅挖足,釉底。胎质细白坚实,通体施粉青釉,匀净润泽,有肉质感,釉面滋润肥厚,釉色淡雅,宽圈足,釉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葫芦,亦称「瓠」、「悬瓠」、「壶」、「匏」等等。《诗经·邶风》云:「匏有苦叶,济有涉深」;《小雅》云:「南有木,甘瓠累之」。葫芦因其独有的外形与特性,被先人赋予了许多美好寓意:葫芦之形状似「吉」字,故而常被寓以「吉祥」之意;在道教文化中,葫芦中似有长生不老之胜境,故仙境也被称作「壶天」。在民间,新婚夫妇合卺而饮中的「卺」,即指葫芦剖成的瓢。以柄部相连的两个瓢盛酒,夫妇共饮,即为「合卺」,意为合二为一。葫芦也因多籽,承载了多子的美好祝愿;因其谐音「福禄」,而有福禄万年的寓意。乾隆皇帝对此类器型十分喜爱,取葫芦为形,玉作、珐琅作、木作等材质皆有此类器型,御窑厂亦有诸多品类烧造,如本品以青釉为之,可见《乾隆三年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江西》载:「六月二十五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交……冬青有盖葫芦罐一件……交与烧造磁器处唐英。」其后亦多次传旨烧造冬青釉有盖葫芦瓶,至乾隆三十三年五月三日的奏折文稿可知,此类「东青釉有盖葫芦瓶」库存有二十件。整器造型典雅,纯以一色为饰,深得宋瓷及前代雍正御窑之况味,釉色匀净恬淡,素净而脱俗,观之超然尘世之外,营造出独有的宁静高洁之美,给人纯粹致臻的艺术体验。

参阅:

1.《清代瓷器赏鉴》第页,图,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年;

2.《北京文物精粹大系——陶瓷卷(下)》第页,图,北京出版社,年;《徐氏艺术馆·陶瓷IV·清代》图37;《中国清代官窑瓷器》第页,上海文化出版社,年。

清光绪窑变贯耳瓶

“大清光绪年製”楷书刻款。

H:30cm

窑变釉贯耳瓶旧称“均釉四方杏元双管瓶”,深受乾隆皇帝喜爱。本瓶呈四方倭角形,颈部两边饰贯耳,鼓腹,腹部饰桃形凸纹,长方形圈足。通体施窑变釉,釉汁肥厚斑斓,红蓝相间,斑斓交融,艳丽浓烈,灿若晚霞。值得收藏。

参阅:《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年,页-,图5-1

仿哥釉八卦瓶

“大清乾隆年製”篆书款。

H:28.7cm

琮式瓶为南宋官窑、龙泉窑烧造的一种经典器型,因其形从良渚玉琮变化而来,故称琮式瓶,又因器身有凸起八卦纹,又有“八卦瓶”之称,是清代官窑的传统品种。本品唇口短颈,平折肩,长方,腹器腹四面饰凸起的八卦纹,通体满施仿哥釉,釉质肥厚,开片交错自然,形如冰裂,色古而宝光内蕴,质朴而莹润凝厚,金丝铁线各具其神,深得宋人雅韵,魅力非凡。宋瓷一色纯净不事雕琢之美,乃是陶瓷史上一段永不落幕的传奇,深为后世仰慕追寻,其中又以清代摹仿最胜。此仿哥釉琮式瓶造型规整,胎釉质量俱佳,可称乾隆同类器扛鼎之作,设于堂前,颇添古韵。

青花缠枝赏瓶

“大清光绪年製”楷书款。

H:39cm

青花缠枝赏瓶,瓶撇口,长颈,肩凸起弦纹,圆腹,圈足略高微向外撇。主体图案青花绘缠枝莲,辅以海水、如意云头、蕉叶、回纹、变形莲瓣和忍冬纹等边饰。足内有青花楷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清代皇帝特制赏瓶用于赏赐有功的大臣,始于雍正,终于宣统,其器型有一定之规。此件赏瓶十分精致,是一件标准的官窑器。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耿宝昌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年,第页,图

青花五彩龙凤碗

“大清道光年製”篆书款。

D:15.8cm

此件五彩龙凤碗口部微外撇,深弧腹,圈足,内外皆施白釉,以五彩为饰,碗心圆形开光内绘一矾红立龙戏珠,龙身周围环绕绿色火焰,色彩对比强烈,外壁近口沿处饰一圈青花五彩八宝纹间如意头纹,腹部绘两组五彩穿花龙凤戏珠纹,龙身姿矫健呈行龙状,凤纹为灵芝头翎,细颈宽身,尾翎分两侧,色彩明快且整体画面布局疏密得当,圈足内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楷书款。

2

黄地粉彩开窗龙凤纹双龙耳尊

“大清光绪年製”楷书款。

H:47cm;D:34cm

粉彩黄地开窗鹿头尊,双魑龙耳,此器鹿头尊,收口,双耳为鹿首,腹部上敛下垂,底部书矾红"大清光绪年制"楷书款,器身稳重大气,若鹿头故称之为"鹿头尊"。器身为黄地釉彩,上绘粉彩壁蝙蝠团寿纹饰,正中有开窗,内绘“龙凤呈祥”。彩饰繁复康熙,至乾隆时期盛行,据介绍是模仿青铜器中尊的造型而创,五彩鹿头尊,多绘以青山绿树为背景,十几只鹿或一百只鹿奔跑、穿行于山林之间,故亦称"百鹿尊"。

清铜鎏金弥勒坐像

H:18cm

弥勒佛,也称弥勒尊佛,即未来佛,弥勒意为慈悲,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常见的弥勒造像有菩萨装与佛装两种,此尊即为菩萨装说法弥勒像,是弥勒菩萨上升到兜率天,为诸神说法的形象。双手当胸结说法印,手中各捻一莲花上绕至肩,左肩花芯置净水瓶,这是弥勒菩萨身份的重要标识。头戴五叶宝冠,肉髻高耸,余发垂肩;面相清秀甜美,弯眉细目,眉间白毫,神态慈祥柔和。耳垂圆珰;上身袒露,胸前佩戴项圈璎珞,下着长裙,裙上阴刻大朵长枝莲花,连珠纹式缨络自然搭于双腿上,衣褶边脚自然铺陈在台座上,极为精美。此尊工艺精细,品相完美,是清代宫廷造像精品。

参阅: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信息中心编,《佛造像艺术精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页

清铜狮耳马槽炉

“胡文明製”篆书铸款。

L:16cm;H:7.3cm

g

马槽一制,刚正方圆,正仪之器,当为君子之求也。此炉外部包浆润泽,腊茶色宛若天成;厚壁齐口,底沿边四角高起成四足支撑;两侧出狮面形耳,双狮卷鬃毛,口鼻额隆起,扩口置下紧合,肃穆威严。底平如镜,中央铸设方形「胡文明制」阳文篆书四字款。据《明清宣德炉》记:「马槽炉者,多为书房之器」,纵观此炉形制端庄沉稳,润滑细婉,线条平直舒展,大小适手,文人抚琴读书时伴之左右,添仙香两柱,袅绕闲情,是何等雅致情怀。

古代铜炉形制依「天圆地方」之传统观念而制,其中以取「天圆」者多,取「地方」者少。马槽炉则为此方正耿直之器,恰为宣炉一族添了阴阳平衡,其存世量也更为稀少。如本品这般气韵古雅之器,更显珍稀。

清黄花梨嵌百宝花鸟笔筒

H:13.8cm;D:15.5cm

此笔筒取黄花梨为材,器制规整,外壁打磨光润细腻,以百宝嵌技法,饰花鸟纹,所用材料有玛瑙、青金石、螺钿、绿松石等珍贵宝石。画面中假山坡石之上,梅花盛开,枝繁叶茂,枝杈高低错落间,一只喜鹊栖于枝头,工艺精绝,形象惟妙惟肖。梅花与灵芝相配,即显富贵,又合文士之雅,而喜鹊与梅花更有“喜上眉梢”之寓意,微妙而又具有意趣。整器工艺精妙,包浆润泽,构图舒朗,尤显富贵华美,可赏可玩,妙趣横生。

玉雕蝶恋花双环洗

L:20.7cm;H:9cm

洗为清白玉质,其造型类似商周簋的形制。器平唇,直颈,浅腹,三足,唇边镂雕双耳,耳挂活环,耳上雕饰含苞欲放的花朵蝴蝶停在上面,画面极美,洗身通景精雕缠枝花卉、蝴蝶纹,此件水洗展现中国古代玉器的雕琢水准。此器玉质细腻温润,构思巧妙,纹饰繁复自然,雕工细致精湛。值得收藏。

清玉雕吉庆有余牌

L:6.1cm;W:4.1cm

玉质细润净白,包浆均一自然。牌头为如意云纹,牌身正面剔地阳雕八字形磬,下缀双鱼纹,背面阳雕「吉庆有余」四字,周围饰如意纹与卷云纹。玉牌设计巧妙,造型规整,雕工粗中有细。「磬」与「庆」、「鱼」与「余」谐音,两者组合的图案意为「吉庆有余」,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之一。值得收藏。

清白端仿唐八方砚

L:10cm;W:10cm;H:3.4cm

端溪砚,通体雪白,石质幼嫩,砚形六正,砚边雕刻一条鲤鱼畅游在海浪中,是中国传统的祝贺题材。墨堂正圆,砚池浅凹,厚重,色泽沉稳,造型古雅素朴,整器敦厚凝重。砚背有乾隆御提诗铭文,两侧均有铭文,选料细腻,雕工精湛,形体周正,治艺精良,脱俗雅致,为文房中稀见之品。值得收藏。

南京十竹斋秋拍

预展时间

年01月07日(周四)

年01月08日(周五)

09:30-17:00

拍卖时间

年01月09日(周六)

09:30开拍

预展/拍卖地址

十竹斋博览中心

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号

南京文化艺术中心2楼

南京十竹斋拍卖

使命及愿景

使命:

规范诚信以立德

尚志清雅以立身

学术引领以立言

艺术南京以立行

愿景:依托“十竹斋”四百年老字号,坚守国有文化企业担当,秉持诚信经营理念,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培育艺术品市场,立足拍卖行业标杆,服务收藏爱好者。

十竹斋拍卖

??-

??南京玄武区长江路号

南京文化艺术中心2楼

点“阅读原文”查看电子图录

点“在看”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uanghuana.com/shxn/824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双环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