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双环 > 双环性能 > 正文 > 正文

台州新闻吴长鸿专注小齿轮放眼大世界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11 2:09:09
我国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nk/mipso_5941745.html

图为吴长鸿董事长在阅读学习

人物名片:吴长鸿,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十三届省人大代表。双环传动创立于年,年吴长鸿进入企业工作;年,任公司总经理;年,吴长鸿从岳父手中接过“帅印”。

走进双环传动第一分公司的齿轮车间,多台机器正在同时运作。一个个锃亮的“铁饼”被偌大的机床“吃进”,吐出来后再经历滚齿、剔齿等工序,就成了高精密度的汽车变速器齿轮成品。

一个汽车齿轮的诞生,要历经40多道工序,耗时7天。而在十年前,生产这样一个齿轮,则需要20多天。

“我的精力全部都在齿轮上。我相信一个人做一件事情,越做越极致。”在双环传动董事长吴长鸿看来,把产品做精之后,企业才会强起来,然后才能谈做大。

他的经营理念暗合双环的发展模式:先做精,再做强,然后才做大。从年的五个人,五台机器,到现在全球最大齿轮散件制造商,在吴长鸿的带领下,双环传动每一步都踏准了时代的节拍,产品也从最初的普通齿轮,到现在的高精尖科技产品。唯一不变的是,他们一直坚守在实业的道路上,以小齿轮转动着大世界。

踏准

踏准市场节拍,成为齿轮行业领导者

8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玉环市沙门镇滨港工业区的双环传动第一分公司,抬头望去,办公楼外墙上一行金色大字尤为瞩目——“好一点好很多”。

“这是企业的文化理念。每一个双环人都要力求把产品做得好一点,那么企业的发展就会好很多。”吴长鸿说,齿轮精密度高,是“头发丝的三十分之一”,但这样的高难度没有难倒双环人。“做全球齿轮行业的领导者”,是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

如帆船在大海航行,每一次开启新的航程都需要一个掌舵者。对双环传动而言,吴长鸿就是那个当之无愧的“船长”。

时针拨回到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双环传动创始人叶善群接到了一笔齿轮的业务,随即开了一家小厂。元启动资金,5台机器,再加上几个技术工人,这个家庭式作坊就这么开干了。

“那时候企业主要以生产摩托车齿轮为主,一年销售额在两三百万元。”年,吴长鸿正式进入企业工作。当时,双环传动在南大岙也算数一数二的企业。不过,吴长鸿却清晰地看到了企业面临的困境:齿轮行业投资门槛高,国内企业在精密齿轮领域也没有成熟的制造工艺。而双环主要靠做一些低价齿轮过日子,缺乏市场竞争力。

果不其然,年,危机来了。那一年,台湾齿轮产品大举进入大陆市场,所到之处无人能敌。与此同时,摩托车市场形势火爆,由此出现摩托车齿轮巨大的市场需求。

不改变,就意味着淘汰。于是,双环投入大量资金,引进美国格里森数控高速滚齿机,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齿轮的生产质量也有所提升。

年,吴长鸿出任总经理,由此带领双环传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采用丰田式精细化管理,加快企业信息化改造………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同时,随着中国进入WTO,双环传动走上了国际舞台,进军另一个新领域——汽车齿轮。

抢滩汽车齿轮市场,吴长鸿有着自己的考虑:当时,汽车消费持续升温,汽车齿轮前景看好。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专业生产分工趋势日渐明显,许多变速箱生产企业都将齿轮生产外包给专业厂家。这对齿轮生产企业无疑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踏准了市场节拍,双环传动以年均不低于30%的增幅高速发展。即使在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仍能克难攻坚,投资余万元,力保企业整体业绩与年比较稳中有升。

如今,双环传动更是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散件齿轮制造商。今年上半年,企业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43%,在制造业普遍举步维艰的大环境,这样的业绩实属不易。

打破

加大技改投入,打破行业自给自足局面

翻开双环传动最新的合作名单,入眼皆是世界五百强企业。走上国际舞台,与世界五百强紧密合作,这是企业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长期以来,汽车主机厂都是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大到汽车的车身、底盘、电气设备,小到汽车齿轮。“这不符合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突破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模式,提高专业化生产程度,才可能有大的发展。”得益于吴长鸿的高瞻远瞩,多年来,双环传动致力于齿轮的专业化生产。

从年开始,企业每年投入技改的资金达万元,从德国、法国、日本等引进磨齿机、剃刀磨床等上千台先进设备,配备噪音实验室、检测实验室,并成立国家机械传动重点实验室、国家机械工业汽车齿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技术改造实现了产品的高质低价,公司订单纷至沓来。世界最大的变速箱企业ZF、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和菲亚特、工程机械领域巨头卡特比勒等一批世界强企业选择双环作为他们的供应商。

年,双环传动牵手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其主流产品DCT齿轮箱的齿轮零件,开启了国内厂家齿轮外包的序幕。

年,双环传动切入到采埃孚自动变速箱齿轮供应链,获得8HP(8AT自动变速箱)变速器国产化商务合作协议,这也意味着公司迈入高端乘用车自动变齿轮箱市场。

聚焦

聚焦高端制造,实现进口产品国产化

年9月10日,“双环传动”成功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专业齿轮制造领域上市公司。

随着资本的累积,企业快速进入高铁、新能源汽车市场,产品线越来越丰富。在“中国制造”的号召下,双环传动工业机器人项目又入选了国家“智能制造专项”。

“工业机器人有三大核心部件: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吴长鸿称,精密减速器在三大核心部件中成本占比最高,约为35%左右,是工业机器人运动“关节”的构成,技术门槛较高。

然而,目前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纳博特斯克和哈默纳克这两家日本公司占据了全球大部分工业机器人减速器市场。

早在年,双环传动就开始研制精密减速器。该类减速器结构复杂、零件加工精度和高精度的装配工艺要求极高,为了攻克难题,年,企业募集3亿元用于减速器项目建设,并成立专业团队。眼下,双环传动已研制出14个型号的精密减速器,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机床等领域。

“以常规小型号为例,国外工业机器人减速器之前的市场单价在1万元左右,随着双环在这一领域的不断突破,目前该产品的市场价格在0-元。可以说,给市场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打破了长期被日本企业垄断的行业格局。我们的短期目标是RV减速器年产10万台,让更多的机器人用上国产减速器。”对这一市场前景,吴长鸿非常看好,“再用三年时间,我相信能把RV减速器打入国际市场,成为公司重要的创收支撑之一。”

从做最初的普通齿轮,到现在的高精尖科技产品,每走一步,公司都稳扎稳打,没有出现过亏损的情况。吴长鸿说,这主要源于自己的“底线思维”。每做一个决策,他都会首先考虑到——“如果不成功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当前,吴长鸿在全面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深挖企业内部精益管理,以争取早日实现“百亿双环”的战略目标。在这个稳健型“船长”的带领下,双环传动这艘巨轮,正驶向更广阔的海洋。

来源:台州新闻APP

长按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uanghuana.com/shxn/5304.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双环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