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看到唐朝妆容的完美还原,《长安十二时辰》绝对不能错过!
剧中的化妆师透露,每个妆容都要花费三个小时以上,从底妆到眉毛、眼妆、以及面部装饰都是根据可参考文献或古代壁画等提取灵感,一切看起来都是盛唐看起来该有的样子。
不止主角,连群演的妆容也不落下,难怪剧情里的人物画像都那么的立体。
高发髻、小鹅脸,眉间藏花钿,仅是用黑、白、红三色画成的妆容便生动诠释了“大唐盛世、美人如玉”的美好景象。
爱美的唐朝女性有一套完整的化妆流程:先敷铅粉,再涂胭脂,接着画眉、贴花钿、点面靥还有描斜红,最后点唇脂。各种妆容发型都有,人人都是美妆博主。但想要做唐朝的精致女孩,真的好难!
01发型丰富多彩
热衷时尚的唐代妇女,发式可谓丰富多彩,主要分为髻、鬓、鬟。
当时妇女的发型以年龄为界,成年妇女头发多高耸于顶,有云朵髻、双环望仙髻、螺髻、堕马髻及倭堕髻等十数种。
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已成年的唐代仕女常梳云朵髻和堕马髻。
另外,剧中比较典型的有飞仙髻、高髻、双丫髻、双螺髻等等。
未成年少女们的发型,则多以双环垂髻、双丫髻为主。
参考的是唐朝绘画《捣练图》中的小女孩,简直就像从古画中跳出来的人物一般。
02最难的底妆
“一白遮百丑”,中国从古至今就以白皙为美,在唐朝,为了凸显自己的貌美肤白,女子们会用铅粉敷脸,经醋化的白铅变得和米粉一样细腻,达到“肤若凝脂”的效果。
《长安十二时辰》为了还原唐代女性妆容,一层一层地上妆,为了自然白皙,要一层层叠加,据说光粉底阶段就需耗费一个小时。
03抹胭脂
唐朝的面妆主要是以红妆为主流,就是将胭脂涂抹于香腮两侧,使面色红润,提升气色。
腮红要一层层跟粉底过渡,还有浓淡之分,用来搭配变换不同风格的妆容。
04画眉
唐朝最流行眉毛的各种款式,唐玄宗还要求画工专门研究出《十眉图》,囊括了如鸳鸯眉、小山眉、五岳眉、三峰眉、涵烟眉、拂云眉、倒晕眉、挂叶眉、黑烟眉、半额眉等多种时兴眉形。
这部剧很用心,眉毛各型各款,很少重样,且都有出处。
05面靥、花钿
面靥是酒窝旁两点用胭脂装饰的圆点,做个人工梨涡。
花钿则是用金箔、鱼鳞片等等各种材料制成薄片,再剪刻成各种图案,贴在额头、眉心。
也可以直接用笔描。
06点口脂
从古到今没有一个女孩子能够放弃唇妆,《长安十二时辰》播出后,唐代女子的咬唇妆就立马喜提热搜。
唐代用来制作口红的植物就多达30多种,用朱砂、紫草等等的植物加入蜂蜡调试出正红、粉红、红褐色等不同色号,姨妈色、砖红色、樱桃红可能当时就有了。
饱满的唇线加上浓郁的色调和当时的人物背景有着鲜明的对比,显得格外亮眼。
唐代唇式都是以浓艳的殷桃小口为主,小巧而且圆润,流行心形、鞍形与一般形,心形是上下唇画成正、倒爱心状,鞍形是上下唇皆画成M字形,一般形上唇依唇形描红,下唇为半圆形,无论哪形的唇脂面积都比嘴唇小。
从颜色上,可分为:檀口(浅红)、朱唇(朱红)、绛唇(深红)等。
唐代点唇的唇脂有了一定的形状,如唐元稹的《莺莺传》中,有“口脂五寸”,说明当时的口脂已经是一种管状的物体,和现代的口红基本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