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驾仕派的原创分享文章,来自撰稿人奥李格。
小型车市场份额在中国车市已经逐渐萎缩,可是参与竞争的车企无一不是拼尽全力。比如我们可以看到致炫上市时花了数亿营销费用打造音乐会、MV等等;广本为了重塑飞度,更是要求本田在国内市场导入1.5L地球梦技术;而上海大众为了维持POLO的小型车销冠地位也投入不菲。
在驾仕派看来,各家车企如此花力气在小型车市场的原因很简单:第一,份额越小的市场越存在通吃的可能性;第二,小型车细分市场是年轻人第一部车首选的价格地带,也是最能培养起品牌忠诚感的车型区隔。
也正因如此,我们看到了斯柯达在全新晶锐上市后发起了一场炮火密集的营销攻势,试图搅局目前由POLO、飞度和致炫把持的小型两厢车市场。不过,驾仕派认为,以飞度狙击手角色出现的全新晶锐,不像其长兄POLO那样,产品力上的不均衡可以用强大的品牌力来弥补。
对于斯柯达而言,全新晶锐面对飞度这样的强大对手以及几乎被垄断的小型车市场,全新晶锐如果想要不被淹没,全新晶锐除了要拿出看家本领(当然已经拿出来了,具体车评请回复“全新晶锐”),更重要的是要打动那群想要买车的年轻人。
在这里我们先说一个每位初涉社会的年轻人都会有的经历:临近毕业,每一个人面对看似无数的工作机会,一开始总是兴奋地在各类招聘网站上海投简历,随后当面试官屡次面带微笑让你回家静候通知,但最后都石沉大海时,你才逐渐明白:劳神费力的海投还不如先找准自身定位来得有效。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曾经的晶锐身上。斯柯达最初以为中国和欧洲市场一样,从20岁到60岁每一个年龄段的消费者都会接纳小型车,而晶锐为了满足各个年龄层次的需求不断的做妥协,比如双色车身面向年轻人,古板中庸的内饰满足中年人,狭小灵活的尺寸适合居家女性,高性价适应小富即安的人群。
但事实上,这些综合起来并没有让晶锐收获应有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uanghuana.com/shty/10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