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双环 > 双环评价 > 正文 > 正文

重磅大西安这些重点项目正式投用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14 14:40:33

6月29日下午,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市迎十四运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运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和投用情况。

随着十四运会日益临近

全市迎十四运重点项目建设相继竣工投用

具体情况如何

——壹——

11个重点项目29日集中建成(通车)

截至目前,全市个迎十四运重点建设项目,已完工个、占比89%。其中,奥体隧道工程,经九路、红庙坡断头路打通,香槐六路跨灞河桥、浐灞三路、灞河西路、欧亚四路、欧亚五路等重点项目已于5月1日前建成通车。

丹凤门广场及周边市政配套工程、朱宏路—凤城五路立交、元朔大道—西铜高速立交、北客站枢纽工程(一期)、地铁14号线工程、奥体大道跨绕城高速立交、锦堤六路下穿灞河隧道、北辰永淳路隧道、幸福林带、兴庆宫公园改造提升、灞河元朔大桥等11个重点项目也在6月29日集中建成(通车)。

1.丹凤门广场及周边市政配套工程于年12月开工建设,包含丹凤门广场地下交通枢纽、自强东路、太华路和建强路的综合改造建设,总建筑面积30.8万㎡,道路改造总长度4.12km;

2.朱宏路—凤城五路立交于年10月开工建设,在原有分离式高架桥的基础上改建为互通式立交,包含凤城五路主线高架、地面道路和四条匝道;

3.元朔大道—西铜高速立交于年3月开工建设,立交区南北西铜快速路主线长1.km,东西元朔大道主线长0.km,立交占地.2亩;

4.北客站枢纽工程(一期)于年5月开工建设,一期工程高架桥梁总长约16.13km,地面道路总长约13.25km,东西两侧停车楼面积约13万㎡;

5.地铁14号线工程于年9月开工建设,全长13.7km,设8座地下车站,历时34个月建成通车,创造了西安地铁建设新纪录;

6.奥体大道跨绕城高速立交于年6月开工建设,全长1.18km,规划红线宽度70m,通车后市行政中心至奥体中心车程将由原来的40分钟缩短至15分钟;

7.锦堤六路下穿灞河隧道于年4月开工建设,全长2.km,是西安市下穿灞河最长隧道、首条过河隧道与综合管廊合建工程和首个涉及河床深厚淤泥层的工程项目;

8.北辰永淳路隧道于年1月开工建设,立交上下五层,其中永淳路下穿隧道,全长0.km,暗埋段m,设计为地面双向四车道,隧道内双向四车道;

9.幸福林带于年6月开工建设,是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工程,全国最大的城市林带,主要包括地上景观、市政道路、地下空间、综合管廊和地铁配套五项内容;

10.兴庆宫公园改造提升于年1月开工建设,总占地约亩,湖面约亩,主要为唐兴庆宫文化展示、水生态治理、城市公园提升3个方面;

11.灞河元朔大桥于年10月开工建设,主桥为全球最宽的双塔双索面自锚式悬索桥,全长0.km,桥面宽56m,桥塔全高m,是连接全运会主场馆奥体中心的一条重要交通通道。

元朔大道—西铜高速立交正式开放通行。

下一步,紧盯8月1日时间节点,努力完成科技八路、纬零街整治提升及建设改造、一级道路剩余电力架空线落地、剩余积水点改造、昆明路高架桥工程地面道路及附属工程、北客站枢纽工程(一期)东西两侧停车楼等剩余23个项目建设。

——贰——

幸福林带

7月1日对外开放

01、幸福林带项目是什么?

幸福林带项目位于幸福路和万寿路之间,南起新兴南路、北至华清路,全长5.85公里,平均宽度米,占地4亩,是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间利用工程之一、全国最大的城市林带工程、陕西省重点工程,也是西安市最大的市政工程、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被誉为“世纪工程”。

年6月林带正式启动主体建设,经过4年连续奋战,目前幸福林带建设五大工程已全部完工,地上景观绿化和地下商业首开段(位于横二路到长乐路段)将于7月1日对外开放。

幸福林带地面绿化景观郁郁葱葱。

02、林带五大工程建设情况

幸福林带项目主要包括地上景观、地下空间、综合管廊、地铁配套和市政道路五大工程。

(一)地上景观绿化。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要求,林带绿化分5个层次,立体种植各类树木5万余棵、地被40余万平方米、植物余种,绿化覆盖率达85%,园内乔木、灌木等布局错落有致,与林带其他工程融合形成整体园林景观。

(二)地下空间。总开发面积达80万平方米,设置23个下沉式广场、34个“水滴”天井,与地面主题景观有机串联构成互通融合的立体空间。全段以地下商业,公共服务,体育和文化产业为主体,建有多个体育场馆、健身广场及文化馆、图书馆、非遗中心。商业运营区域建筑面积达16.6万平方米,引入全国首个双巨幕影院、潮流时尚零售及品质餐饮等多种业态,负二层规划建造车位个。

幸福林带项目地下商业区。

(三)综合管廊。管廊全长12.28公里,区域内电力、通信、热力、天然气、给水、再生水等六大类管线均入廊,形成了干线管廊、支线管廊、缆线管廊为一体的格局,彻底消除了“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现象,是地下空间集约利用的典范。

(四)地铁配套。幸福林带内,西安地铁8号线贯穿而过,与1、6、7号线无缝换乘,4条地铁线在幸福林带共布局5个地铁站点,南北大跨度的辐射区域将深度激发城东区域交通活力。

(五)市政道路。包含南北向万寿路、幸福路2条和东西向10条道路,总长12.43公里,采用“小街区、密路网”的设计理念和交叉路口下穿下沉的立体交通方案,建成两纵十横平面路网体系,已于4月30日开放通车,优化了区域交通网络。

鸟瞰幸福林带地面绿化景观。

03、7月1日对外开放运营筹备情况

据介绍,此次开放展示的是林带地上景观绿化和地下商业首开段及停车位部分。首开段负一层商业运营和公共服务配套部分将于7月1日全部对群众开放,个潮牌店开业运营;地下冰球、羽毛球、篮球、游泳等体育场馆,新城区图书馆、文化馆等也将陆续投入使用,届时将满足广大市民群众购物、体育和文化多重需求。另外,为方便群众游览,首批个地下车位将全面开放,林带周边厂区、空地时车辆停放点同步投用。

——叁——

西安北客站枢纽工程(一期)

6月30日0时正式通车

西安北站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高铁站,共设18个站台、34个站台面,年客流量达万人次。随着西安追赶超越步伐和全运盛会紧张筹备,经开区高铁新城承担起建设西安“丝路门户”和迎宾枢纽的重大使命。

北客站枢纽工程(一期)举行竣工仪式。

6月30日0时,西安北客站枢纽工程(一期)正式通车。枢纽工程(一期)共建成高架桥梁16.13公里、地面道路13.25公里,停车楼面积13万平方米,可提供车位多个,构建起“东西双环高架+地面调节通道”系统,实现北站与高速、快速路网的互联互通,消除左侧落客、绕行进站的安全隐患;通过建设南北广场综合枢纽,打造智慧交通,实现了车辆通行的大循环;东西停车楼设置了“水晶连廊”,与北客站和地铁站实现直连直通,让客流快速集散和“零换乘”。

同时,围绕塑造生态迎宾门户,对周边13.8平方公里实施整体改造,提升绿地万平方米,新建绿道23.8公里,建成北客站中央公园、40多个绿地广场和口袋公园,营造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生态效果。

北客站枢纽工程(一期)正式竣工。

目前,枢纽工程(二期)已提前完成绕城高速根桩基、57座桥梁墩柱、28跨主梁的施工。年底建成后,将形成高铁新城区域进出绕城高速的便捷通道,彻底优化东西双环功能。其中,正在建设的跨铁路桥为双塔斜拉桥,采用转体施工跨越铁路咽喉区,转体吨位乃国内罕见,将成为西安“北大门”的又一个新地标。

——肆——

兴庆宫公园

7月1日起正式免费开放

年12月底,为迎接“十四运”,进一步提升公园管理水平,活化历史文化遗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曲江新区全面启动实施兴庆宫公园提升改造项目。

兴庆宫公园提升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亩,东起兴庆路、西至兴庆西路,南起咸宁西路、北至新郭门街。

按照兴庆宫公园的文化属性和功能需求,将兴庆宫公园的总体规划布局确定为“一湖、一环、六区”。一湖:兴庆湖;一环:米长的绿色健康步道环;六区:分别是遗址保护展示区、休闲娱乐体验区、康体运动游憩区、沉香主题文化区、旅游服务配套区、宫苑风貌观赏区。

改造提升过程中,围绕唐兴庆宫文化展示、水生态治理和城市公园提升3个方面,重点实施了四大系统工程。

无人机视角下的兴庆宫公园。

一是实施文化展示工程。对勤政务本楼遗址、水渠遗址、龙池遗址等历史记载建筑进行了保护性展示,增加了城市记忆展览馆、唐兴庆宫文化展览馆和兴庆宫考古展览馆3座文化展览馆,改造提升了龙堂、西门、南薰阁、长庆轩、兴庆宫大剧院,修缮了沉香亭、彩云间、花萼相辉楼、东展室、积庆殿、五龙坛、龙池殿、南门、东门、围墙等文化建筑,增加了玉带桥、角楼,进一步彰显兴庆宫的“宫”文化属性。

二是实施水生态改善工程。借鉴护城河和渼陂湖的水体治理成功经验,采取水质净化、水体循环、人工湿地等举措,对兴庆湖的水生态环境进行了彻底治理,形成了亩景观水域,蓄水量达到20万立方米,库容量达到27万立方米,水质整体跃升为准三类。

三是实施园林绿化提升工程。秉承最小干预原则,在保留园区原有全部乔木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园区植物结构,补充缺失植被,新栽植大树乔木棵,系统提升景观绿化20万平方米,全面提升了公园的观赏性。

四是实施旅游体系提升工程。按照5A级景区标准,深度挖掘了17个方面的文化内涵,统一设计了完整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新增绿色健康步道环米,铺装广场、道路9.9万平方米,提升星级卫生间10处、便民服务商亭11处。同时,在4个出入口增加了近个地面停车位。

——伍——

西安地铁14号线

开通初期运营

29日上午11时,第十四届全运会重要交通配套工程——西安地铁14号线正式开通初期运营,投入载客服务。西安地铁14号线设车站8座,全长13.7公里,建设周期仅34个月,创下新线开工到开通运营的最快纪录;首次全线设置智慧车站系统,采用AI人工智能、轻量化BIM、5G等技术,是国内首条全线路智慧城轨项目。地铁14号线与既有机场城际贯通运营后,统一为14号线,采取西安地铁线网统一的票制票价。14号线机场西(T1、T2、T3)至贺韶站全程票价为9元,机场西(T1、T2、T3)至奥体中心站票价为8元,机场西(T1、T2、T3)至北客站(北广场)站票价由原来16元调整为7元,全线均支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uanghuana.com/shpj/9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双环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