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6号,力帆发公告说已经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了。这里特别跟各位强调下,我知道很多朋友都没搞懂两个问题。一个是破产到底是啥,另外一个是力帆破产了为什么还在推新摩托车。第一个问题。破产包括倒闭和破产重组,破产比倒闭范围更宽。破产并不完全等同于消亡,欧美不少大老板都不知道旗下某个或多个企业都破产多少次了,说个最熟悉的,特朗普。这是一种法律程序,有的甚至可以通过破产免除债务而达到甩到非优质资产的目的。而倒闭还特指失去经营能力,有可能就是真的凉了。第二个问题。请注意申请破产的是股东力帆控股,它持有力帆集团47.08%的股份,也是最大股东。力帆的摩托车事业部跟它还不是完全相关,经营和运作甚至是财务可能都是独立核算的,因为是私企所以不是特别确定,但大概率是这样的。举个例子,大众集团破产了,并不一定奥迪或者杜卡迪也破产了,它们旗下的经营活动可能完全不受影响,力帆控股和力帆摩托基本可以这样理解。这两个问题说清楚大家应该就知道咋回事了。这力帆可是曾经的中国摩托车之王,相当于中国的本田。截止到年1季度结束,力帆集团总资产是亿,负债是亿,负债率86%。这只是一方面,力帆还官司缠身,四百多起诉讼啊。年6月份力帆因为欠钱还不上被对方给告了。你猜欠多少钱?56万人民币都拿不出来。扼腕叹息…力帆这一路怎么走来的呢?今天的故事有自强不息,有艰苦创业,有投机取巧,有子女的教育问题,有对中国企业的反思。我们讲公司、讲品牌,首先得讲老板尹明善。尹明善老先生年生于重庆,今年1月份已经83了。老爷子幼年丧父,他祖上出身不太好,是地主。年因为这个身份下放到农村,就学学插秧、种豆、卖点货,走街串巷赚点钱贴补家用,然后攒点钱交学费。老爷子比较争气,以非常优异成绩考入了重庆一中,成绩也不错。但是临着马上到高考了,自己发表一些不当言论,具体就不说了。说完这话之后他马上被定成反革命,直接发配饲料厂劳动改造,这一改造改造了20年。但是在监狱里边尹明善没有沉沦,读了很多书,自学英语。到了40岁他才出狱,但是他的英语水平很高,40岁他可以直接翻译英语一些书籍,所以重庆设计院把他给看中了,请他担任英语老师。这工作在我们现在看来都爽。旱涝保收,铁饭碗,是很多人梦想的工作。但老爷子一共没干多长时间就不想干了,他觉得没啥意思。在那一年,老尹47岁了,毅然决然辞去铁饭碗。做点啥呢?书刊批发。尹明善是我们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跟他一代的还有哪几位?鲁冠球、柳传志、曹德旺,这都是第一代。这一代人里边尹明善的年纪是最大的,他创业的时候都47岁了。他是重庆最早的,也是最大的。在教书期间他编写了一本书,叫《中学生一角钱丛书》,这个书一套卖一毛钱。你心想这只卖一毛钱能挣到钱吗?这一套挣多少钱呢?一分钱。那你这一听没啥意思,但是我告诉你卖了多少本吧。卖了万册。那你算算多少钱?十万块钱啊,这是尹明善人生中第一桶金。但是干着干着,他又觉得没意思了,突然间宣布我退出这行业了。他给的理由非常简单,他说尽管当时这个行业非常的活跃,但是一眼看到底,没有什么发展,就离开了。他说的比较委婉,实际的情况不是这样,他不太敢说实话。他曾经因为说实话被抓进去,判了二十年。当时是因为新华书店的事,新华书店一方面垄断,同时打压他,他有所不甘,他觉得被束缚手脚了,所以他放弃了。寻找新项目呗。那当时是九十年代,九十年代重庆什么行业最火啊?摩托车。因为重庆市这个地理环境非常特殊,它是山城,这地方没法骑自行车。当时摩托车行业有两大巨头,一个叫嘉陵,一个叫建设。嘉陵摩托前面我文章已经写过了,回头我再聊聊建设,去年摩博会建设不是摆几台非常吸睛的车吗?比如下图这个大宽胎CC美式巡航车。在年,尹明善注册了重庆市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轰达我们一听就知道,这就是本田的英文直译,要知道当时跟现在本田都是毫无疑问的摩托车世界第一。老尹发现建设摩托有一个小型维修部,里面零件应有尽有,组装个发动机出来非常轻松。装完之后这台发动机可以卖多少钱呢?块钱。那这配件需要多少钱呢?不到块钱。这里外里一算,这毛利是块钱诶。所以仅仅半年时间,他光卖这个发动机就卖了万。要知道那可是年呢,那相当可以了。就这么老先生一看,这势头是真不错,我要造属于自己的摩托车工厂。那么造工厂你就不能靠什么上建设维修部买发动机了,需要自己得造发动机。所以他一狠心,拿出来50万来搞研发。功夫不负有心人呢,很快公司发明了一个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摩托车电喷技术、水冷技术跟多气门技术。到年,轰达研究所研究出我国第一台cc四冲程电启动发动机。这个技术一研发出来,马上跟钱江签合同,这一单挣了1万。年,颇有远见的尹老先生开始申请民营企业自营出口权。第二年等资质下来之后,他带领一群同事在两年内走过20多个东南亚及南美洲等地的国家及地区。在年的时候,尹明善已经62岁了,短短6年时间,他的身价就来到了5.5亿,直接登上了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年,力帆开始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排量水冷发动机以及卧式三气门cc发动机。也就是在这一年,力帆的摩托车首次销往日本,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标志着中日摩托车有来无往的历史正式终结。但是好景不好,年,力帆收到了本田的起诉函,啥原因呢?前面不是说过之前力帆叫轰达摩托吗?出口的名字就叫HONGDAMotor,无论中外谁都看得出来这是啥意思。正好,这时有名了有钱了,公司可不能再叫轰达了,必须改名了。改个啥呢?对了,力帆。您问力帆这两字从哪儿来的呢?有啥讲究吗?其实啊,还真没啥讲究,这是尹先生随便起的。它出自一首尹先生最爱的歌,这首歌我们所有人肯定都听过,就是《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就这么定了,力帆。公司用了9年时间,光卖发动机卖了万台,销售收入38亿。年,力帆正式超越了嘉陵和建设,成为全国最大摩托车生产商。也就是说他在年的时候,它就真的相当于中国的本田了。同时,65岁的尹先生成为重庆市政协副主席,他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位进入省部级的高官,他可是民营企业家身份进去的红顶商人,而且同时登顶重庆慈善榜。也是在这一年,他决定进军汽车制造业。有几个原因。首先中国在年加入到世贸组织。入世之后汽车价格已经跌了很多了,私家车进入寻常老百姓家也成为可能了。所以那个时候吉利呀、比亚迪等等很多民营企业纷纷都看准了汽车行业了。第二点,力帆过去主业是制造摩托车,随着当时全国各大一二线城市开始无脑的纷纷禁限摩,摩托车在那个年代就开始销量下滑、利润下滑。年,公司的净利总额就增加了几百万,同时现金流下降2亿多。为啥?年年价格战,摩托车行业几乎是没啥利润了。后来公司决定要么开发东南亚市场吧。但是东南亚你跟本田铃木雅马哈竞争,你怎么竞争啊?那就打价格战呗。最后力帆在东南亚市场卖一台摩托车,就挣30多块钱。尹先生一看这摩托车这已经论斤卖了,这还有啥意思啊?在造车的同时,他还另起炉灶开始造白酒。其实呀,白酒这个行业进入门槛比较低,市场空间还巨大,尤其力帆所在地在我国西南地区,西南地区老百姓是挺愿意喝酒的。像四川、贵州,包含云南都喜欢喝白酒。其实早在年之前,力帆就比较看好白酒市场。刚开始公司考察选定了一个酒厂,那就是四川宜宾的红楼梦酒厂,至少我们四川摩友小时候肯定听过这个酒厂吧?那时力帆就让红楼梦酒厂帮贴牌生产力帆牌白酒了。双方协议也签了,规定红楼梦酒厂一个月给力帆提供吨白酒,这个价格两年内不能有变化,合同期是无限期自动续签的。于是年年底,力帆白酒就上市了,头一个月卖了多万,随后三个月一共卖了万,创造中国白酒销售奇迹。力帆一想,贴牌还有代工费呢,所以一年之后它又兼并了重庆荣昌金佛春酒厂,重新注册了“力帆顺酒”品牌。公司不仅酿白酒,力帆还涉足红酒市场。当年营业额目标万,三年之后目标一个亿。力帆靠卖白酒在非常短的时间获得巨大的收益,拿这个钱再反哺摩托车和汽车部门。力帆干白酒对当地的白酒企业也是一个降维打击,因为力帆卖这个酒的方式非常特别。他靠啥卖酒呢?靠摩托车店。当时没有4S店这个概念,摩托车经销点卖摩托车就直接用买摩托车送白酒这个噱头来进行营销。靠这个模式,力帆酒很快就打开了市场,从重庆卖到全国。但是,力帆卖白酒轰轰烈烈一共就卖了4年,到年彻底歇菜了。年力帆白酒遇到客户投诉,一个姓赵的大姐,在力帆4S店买了90瓶顺酒办婚宴,当天婚宴一打开就发现里面很多白色针状物体,就怀疑这酒有质量问题。所以,他们就要求那个4S店出具一个合格证,4S跟力帆酒业反应后,力帆马上派出了技术员做鉴定。给出的结论是这酒确实里边有结晶漩涡,疑似玻璃碴。然后就给4S店发了一个质检报告表示合格,而且这个质检报告是打的重庆市质检总局的旗号。但是客户不信,又继续到四川省质监局去测。经四川省质检局检测这酒不合格,而且没多长时间国家质检总局出面了,经查还是不合格。这四川省质检局说你不合格,国家质检局说你不合格,那还卖什么?那下一步做什么呢?还是继续造车吧。尹明善当初的想法跟吉利的李书福差不多。尹明善认为在中国摩托车界,我呼风唤雨,我是中国的本田,那我造汽车应该不会差太多吧?说干就干,但当时呢他没有生产资格,没有准生证,咋办?还是只有那条极富中国特色的路-挂靠。这条路走不通以后,那就只有走收购这条路了。公司刚开始斥资0万元收购了重庆客车总厂55%的股份,但是由于体制问题还是没法造车,后来不得已退出了。一年之后,力帆收购了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80%的股份。这车厂造一个品牌的汽车,叫北泉牌。我估计我们四川省的朋友应该能想起来。后来呢把这公司改名了叫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正式进军汽车制造领域。但是注意,在这个阶段力帆的生产资格只能造商用车,所以刚开始力帆只能造一些微卡、微面呢,轻卡、中卡这些东西,销量还是可以的。在中卡这块,他们做过全国冠军。年12月,力帆获得轿车生产资格,这可比长城都早2年呢。说到这里,作为对比看看今天的长城混成啥样了?看看H6已经卖成啥样了?年1月份,力帆家第一台轿车上市了,叫力帆,各位有印象没?这外观一看就是爱丽舍。当时这个发动机1.6的,是宝马跟克莱斯勒合作合资,在巴西生产的,这台发动机后来也曾在MINI上装配过。底盘是PSA雪铁龙的,天窗、倒车影像、导航都有。卖多少钱呢?7万块钱。这在当时可是相当便宜了。各位要知道,刚刚说的这台1.6自吸发动机正常单机采购成本就要8万块钱,这一台车还没一个发动机价格高?传闻力帆有大量摩托车出口到巴西这个发动机公司,但是这公司却没足够的现金流,只有用这个1.6自吸发动机来抵债,这也能解释这个价格低得离谱的原因。当然,再次强调,这是传闻。后来推1.3版本卖多钱?卖5万块钱。尹明善在发布会上即兴赋诗一首表达自己心情:当年追车人,今朝造车人,恍然如梦中,幸运中国人!但是这车并没有太获得市场认可,全年销量就一万多台。跟他一起同期上市的比亚迪F3一个月就卖一万多。这个期间力帆有很多人脉,所以通过关系,跟什么越南、俄罗斯交涉,年3月就在越南的河内建工厂造车,造力帆。8月份,这车又在俄罗斯工厂下线了。当时最火的时候,力帆的车卖到全世界将近一百多个国家。但是他们发现这车不挣钱,分析半天发现主要是这车外观不好看,不国际化。力帆索性就计划雇了一个专业团队来打造自己的车,什么意大利乔治亚罗这个那个问问价吧。这一问吓一跳,这报价得卖多少台车才能把这成本赚回来呀?转念一想,比亚迪咋玩儿呢?直接前脸抄袭丰田卡罗拉,车屁股抄袭本田对吧?那好,我也抄,凭啥他能行我不行呢?抄谁呢?得抄个小车。又是小车看起来还挺高档挺贵的那自然首推MINI了。那么力帆就应运而生了。这车一上市销量非常好,一个月卖台呢,对比之前那个一年才卖一万。力帆一看这势头好,接着来。当时小型车卖的比较贵的还有谁呢?宝马三系,来整一个力帆。接着力帆想,这光造轿车没意思,还得造点SUV,MPV这些才行啊。那时候在国外卖的比较好的是福特的S-Max,这车年上市,虽然在国内一败涂地,但是在国外可是火的不行,能见度是很高,看欧洲电影大家想想是不是经常都能看到这台车?为啥国内它就不行呢?按理说它空间也不小,而且设计也挺灵活的,座椅也能完全放平,可以躺一个1.75米左右的成年人。但是,这车座椅不舒适,油耗也偏大,质量也不太好,所以慢慢就退市了。但当时福特这车刚上市,力帆也不知道它以后市场表现咋样。但是看这车在欧洲卖得可好了,那不管了,抄!力帆轩朗就这么来的,那是完全山寨福特S-Max。这还不解恨,还差SUV诶。SUV当年谁卖最好啊,谁加价啊?那必须是汉兰达。那行了,力帆X80。这一顿抄袭搞得可高兴了。摩托车业务沉寂多年后,到了年,重庆市公安局集中采购了多台力帆作为警用摩托。同年11月,公司上市了,募集资金29亿,成为中国首家A股上市民营乘用车企业。那一年尹先生72岁了,瞬间成为重庆首富。年7月5日,你们都觉得异常高大上的意大利MV奥古斯塔品牌跟力帆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相约共同拓展中国的大排量豪华摩托车市场。所以各位知道为啥我一直对奥古斯塔没啥好话了吧?各位数数光在中国它就跟多少摩托车企“有染”了?力帆,飞肯,隆鑫,钱江…说实话,我觉得一个企业跟一个人一样。你跟一个人合不来可能是别人的问题,但是你跟无数人都合不来,你能说全世界都不对吗?年,力帆车队又在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夺得了年度总冠军。年,力帆摩托车队,用它们当时即将发布的当家仿赛KPR赢得了成都站cc改装组冠军。在那一年,力帆的摩托车仍然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王中王。汽车方面也不含糊,而且力帆车型布局也非常广,轿车、MPV、SUV都有,但是现实销量为啥还不好呢?主要是没有爆款车。年报显示,他的主业是从年开始亏损的,当年亏了多万,往后每一年都按亿来算,后来力帆一看咋办呢?卖地啊,33亿价格低价转让15万乘用车级别的生产基地,卖了6.5亿。把自己的燃油车跟新能源资质的子公司卖给“车和家”了。各位问车和家是什么呀?早年汽车之家相信大家爱车人士都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uanghuana.com/shpj/9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