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立木信息咨询发布的《中国环烯烃类聚合物(COC/COP)评估报告(版)》显示:环烯烃类聚合物(COC/COP)是一种具有环状结构的非晶性透明高分子材料。不同于传统的聚烯烃因结晶而不透明,COC/COP具有很高的透明性和较低的双折射率,同时兼具了优良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尺寸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光学材料、医用卫生包装材料、食品包装材料和电学材料等领域。
环烯烃聚合物上游主要是C5/C9分离的环状二烯烃(主要是双环戊二烯或环戊二烯)和低碳α-烯烃(主要是乙烯)。双环戊二烯(环戊二烯)与乙烯通过D-A加成反应生成关键单体——降冰片烯。此外,降冰片烯也可作为中间体,与环戊二烯等发生D-A加成反应生成四环十二碳烯等其他多环烯烃单体。多环烯烃单体一方面可以通过ROMP(开环移位聚合)过程均聚生成COP,也可通过茂金属催化加成过程(mCOC)实现与低碳α-烯烃的共聚生成COC。
由于COC/COP在降冰片烯单体合成、茂金属催化剂合成以及聚合工艺环节存在较高技术壁垒,全球仅有少数企业可实现COC/COP大规模量产。分别是日本瑞翁化学株式会社、日本合成橡胶(JSR)、宝理塑料和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日本瑞翁、宝理塑料、三井化学未来两年都有环烯烃类聚合物(COC/COP)扩产计划。最近的扩产来自三井化学吨产线,新扩建的产能已经于年8月开始商业化运营。后续扩产主要来自宝理塑料,2万吨扩产原定于年中投产,目前已推迟至年三季度落地,主要针对的是包装及医疗领域的需求。
年全球环烯烃类聚合物(COC/COP)需求量6.93万吨,同比增长7.5%;年上半年全球环烯烃类聚合物(COC/COP)需求量3.75万吨,同比增长8.2%。
我国COC/COP产业化进程缓慢,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截至年上半年,国内尚无环烯烃聚合物的工业化生产装置,国内市场需求严重依赖进口。
到年,我国光学镜头领域COC/COP需求将达2万吨,新型光学应用领域需求达到0.5万吨,预灌封注射器需求将达到1.2万吨,药用容器、药品包装及其他潜在应用领域需求有望达到0.5万吨,COC/COP材料总需求有望达4.2万吨。